开门第一件生意却不是做衣服,鲁盼儿觉得好笑,且她从来不知道写字还能挣钱。
杨瑾在红旗九队时,每年过春节都会给社员们写春联,那可都是免费的,有时还要搭些红纸和墨呢。
北京这边的说道儿还真多。
挣钱的路子也真多。
鲁盼儿站在门口重新欣赏两块招牌上的字,越看越觉得好看,忽听梓恒的声音,“妈妈,我们回来了。”
转头就见胡同口那边一辆自行车驶了过来,正是杨瑾,梓恒正坐在车子的横梁上叫自己呢。
转眼间,杨瑾已经到了门前,下了车笑道:
“今天下午只有两节课,我就回来了,正好先去幼儿园接了梓恒。”
“前天是因为下雨了,担心我带着梓嫣接梓恒不方便,昨天是因为食堂的包子很好吃,买了送回来,今天又是下午课少,”鲁盼儿便嘀咕,“要是我们到了北京影响了你学习,我不如带着两个孩子回红旗九队呢。”
梓恒笑着跑在前面,杨瑾早接了梓嫣抱在怀里,亲亲可爱的女儿,又亲亲可爱的妻子,“怎么办呢?
我就是忍不住想回家。”
“我本来要批评你的,可又忍不住笑了。”
梓嫣听了笑字,马上便拍着小手咯咯地笑了起来,夫妻俩一起看着小女儿,“居然能听懂话了……”
梓恒赶紧跑过来问小妹妹,“我给你唱个儿歌,好不好?”
说着就在院子里拍手唱了起来,“小燕子,穿花衣……”
正是幼儿园教的。
梓嫣瞪大眼睛看着,时不时也拍拍小手笑。
看两个孩子玩得开心,鲁盼儿便说了方才王爷爷写匾的事,“润笔,应该也是工钱吧,听着还真文雅。”
“古时文人耻于谈钱,便有种种代称,隋时皇上命大臣写诏书,有人戏言‘笔干’大臣答‘不得一钱,何以润笔。’此后写字、作画、写文章的费用就都叫润笔了。”
杨瑾随口解释了,却又摇头,“自家用的招牌我写写倒没什么,可是外面的牌匾我还不想接,总要再练十年字再说。”
其实杨瑾的字已经非常好了,但他既然这样说了,鲁盼儿并不反对,“我就是有点好奇,润笔费究竟是多少呢?”
“唐代时润笔费最高,据说韩愈为人写碑,一字之价,辇金如山;白居易为好友元徽之写墓志铭,元家送了车马、绫帛、银鞍、玉带共几十万金,后来捐给了香山寺。
宋代时润笔之风也很盛行,宋太宗还专门为文人设了润笔钱。
郑板桥卖字画还专门做了一首诗,其中有‘画竹多于买竹钱,纸高六尺价三千。’这样两句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七零大院职工夫妻 穿成玄学文炮灰后[穿书] 娶个上将当男妻 克系忍者猫猫 重生之无能 女主总是任务失败[快穿] 穿成复仇文主角未婚夫 大秦:开局咸阳狱,狱友竟是扶苏 如何攻略我自己[娱乐圈] 春生 快渣我,我想飞[穿书] 空空 掰弯自己也不放过你[直播] 喜剧演员大逃亡[无限] 农夫的小兔郎 不放手 听说我是炮灰[穿书] 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 不可以把同人文当成攻略手册 导演之王2000